返回首页

中小学课外辅导的误区与思考

新浪教育高端访谈活动

作者: 来源: http://blog.163.com/yl_zzh/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3-07-12 11:16

前天下午,我参加了新浪教育频道组织的教育高端访谈——“中小学课外辅导的误区和选择”,与新东方、学大、学而思、精华、京翰、益智六家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老总们和几位学生家长代表一起探讨当前中小学课外辅导中的一些误区问题。现如今,如何选择中小学课外辅导是大多数家长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也决定着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消费方向,因此这样的高规格交流访谈活动以及相关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中小学的学生教育和心理工作,对学生家长和课外辅导机构接触也很多,看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中存在明显的误区和困惑。

首先,家长对于课外辅导机构的选择上存在战略性的误区。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可以用课外辅导来全面替代,这是非常错误的。在现场讨论中,有位家长提出,孩子在学校和课外辅导机构的时间远比在家学习的时间长,所以,认为自己无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而应该由课外辅导机构来完成。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观念错误。因为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孩子的习惯、品德、心理、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培养,这些是普通课外辅导机构不容易做到的。同时,家庭教育不在于你给孩子多少时间和精力,盯着他去完成作业任务,更多的是要以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去熏陶和引导孩子,以理解、宽容、接纳的胸怀去感染孩子,让他从归属中找到认同,从爱与美的感悟中获得力量。

简单概括地讲,家庭教育是一种“道”这个层面的无为教育,而不是大多数家长急于找到一两种所谓妙方的“术”这个层面的灌输式有为教育。

其次,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能轻易地拔苗助长。现在有很多家长对于外语学习很重视,于是让两三岁的孩子提前上所谓的幼儿英语培训,这是很不科学的。我本身是从事学习障碍研究的。在三岁之前,母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时间段进行所谓的双语教育,可以说是明显的弊大于利,容易导致不同语言体系之间尤其是概念理解、深层阅读的困扰和相互影响。在我接触的个案中,就有很多属于这种情况,严重的有人因此出现语言发展的退行现象。对此,学而思的总裁曹允东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他说,在新疆有很多孩子,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可以很灵活地进行切换,那么,这种现象是否可以说明幼儿期的双语教育是很正确的呢?我个人认为,这本身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在国外也好、不同民族聚居地也好,那里的孩子学习双语是基于处身其中的双语环境,而非所谓的幼儿期双语教育。在环境中学习语言是最佳的、自然而然的,而我们大多数孩子目前的语言环境是以汉语为主的,在这种环境中,短时间的所谓幼儿英语教育就成了一种人为干扰。

从另一角度来说,如果从科学上一时无法说清楚幼儿阶段是否应该进行这种人为的双语教育,存在很大的争议;那么,就更要请家长们认真想一想,我们让孩子多玩一点,多学一些自然的生活能力、母语能力,并不见得就比那么早去开发双语要差啊!

第三,就是要全面分析孩子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再根据影响其学习的根源问题选择课外辅导机构。比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学外语,这很容易想到新东方。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压根就不想学外语,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学外语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学外语、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而活着的心理层面问题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即使孩子去了新东方也很难学进去,很难提高成绩。因此,建议广大家长在选择课外辅导机构之前,一定要分析清楚孩子现在的学习问题是什么,属于“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得更好?”中的哪个环节,而不是说孩子学习有问题那就去找个机构上文化课吧,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劳民伤财。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目前有超过60%的中学生存在厌学问题,对此,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找个好的家教老师就可以教好孩子。其实,厌学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学习疲劳症”,属于典型的心理问题。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难有大的改观,这就如同一台中了病毒的电脑,不把病毒清除掉,电脑的运转就会始终很迟缓。而绝大多数的课外教育机构在心理方面是没有能力的,即使有所谓的心理老师,也只限于和孩子简单聊聊天,没有标准规范的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能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成长的动力问题。因此,建议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只有从心理上解决了“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孩子的学习状态才会有根本性改变。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