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做好教师——新教师培训 主讲人:吴士平

作者: 吴士平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书记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0-10-09 00:00

大家上午好!

感谢学校给了我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你们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证明了你们的实力。让我敬佩。你们选择了实验学校,就获得了这个美好的世界的无限支持与无尚关怀,人生也将因此更加精彩,祝贺你们!你们的到来,为校园增加了青春的气息以及生命的活力,欢迎你们!

学校要求讲一讲如何做个好教师。我想从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一、涵养一卷书生之气

“腹有诗书自华”。作为教师首先要丰厚自己的精神底蕴。读书是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也是作研究,做学问的基础。仅有在大学读过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有选择地去阅读三类书籍。一类是中外名著,如:沙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国古典名著,还有巴金,茅盾、老舍的作品都是文中精品。二类是教育理论书籍,从孔夫子到魏书生,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下来的教育理论。其中许多合理的内容,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支柱,承继这些理论并把它用于教育实践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类是与教学有关的书籍。一个教师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知识,三年就变得陈旧。还可以订阅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不断让书籍充实心灵,让书得滋润生命,让阅读引领自己成长。

拥有书卷浓浓的气息,学识渊博的气质,出口成章的才思。这样的教师形象自然清新,清逸文雅,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有底气、灵气、大气彰显。

二、坚守一份事业之情

当你们满怀激情选择了为人师的时候,也就选择了辛苦,选择了失败,失望与沮丧。也许你最初的成就与你当初的期望相差太远。就好像在起飞的时候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岛屿,不幸却落在一个冰冷的北极,原本渴望着得到灿烂的阳光,却出乎竟料地遭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所以要能坚守。佛家经常问弟子“能持否?”我们不仅要扣问自己,还要坚定地回答:“我能。”

教育是一项事业,责任是成就这项事业的第一元素。热爱是成就这项事业的原始动力。有激情、有毅力将事业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没能从这项事业中获取到你预想的成果,你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成长了,成熟了,也会得到终身的快乐和幸福,成功不会是永恒的,但一个为了成功而不懈努力的人已经成为永恒。

怎样坚守?要知道,‘爱到最好方为师”,有了对事业的爱,就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有了积极工作的动力,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有了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进而形成积极工作的惯性,像我已经站在讲台上36年。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故乡”。我要说“此心安处是讲台”,让我干什么都不喜欢,没激情,只有站在讲台上,才觉得心安。

要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农民从不埋怨土地贫瘠,从不责怪庄稼长得不好,总是反思自己,土松得是不是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按时浇水、除草。因为他们知道庄稼是无辜的。做教师的不能总依赖家长素质高,学生基础好,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也要像农民那样,经常反思自己,学生为什么上课走神儿?为什么对学习感到索然无味?作业为什么频频出错?我们要在改变自己的前提下,改变学生。

坚守一份对事业的情,追求每一节课都精彩,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心存这份信念,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种期待,生命就多了一份厚实,心灵就见证了一次洗礼。因为所有的行动,都将向这个信念皈依。

三、怀揣一颗好学之心

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人生修炼的道场,一个教师能赢在课堂,就赢得了人生。大家已在课堂坐了十几年。可那是听课,现在是换了个角色,既是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所以要怀揣一颗好学的心,学备课,两位主任已经讲过。我想建议大家学会听课,我们学校可谓名师云集。如何听名师的课呢?

一是听知识,名师有渊博的知识,对学科专业知识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名师能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擅长深文浅教,浅文深教,使学生清晰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学效率高,尤其擅长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听技术,名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从教到学的转换过程中,教给学生精当的方法,娴熟的技巧,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是听文化,名师有良好教育思想人文理念,在对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处理上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注重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让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从中获得智慧与愉悦,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精神享受。

四是听智慧,名师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名师对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都会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

听课不但要得器(技术)还要得“道”(思想与理念),要对自已反思,名师怎样处理知识的?教学技术是怎样形成的?反应出怎样的文化理念?这些智慧说明什么?怎样才能具有这样的水平,进而让自己的课具有生态课堂和文化课堂的韵味。

听别人的课进而让自己受益关键在于“悟”,走上讲台提高自己也要“悟”,“悟”能够升华对教育的情感,“悟”能理解教育的真谛,“悟”能触及师生交往的底蕴,“悟”能了解学生的个性,“悟”能生成教育教学智慧,让自己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洞悉教学问题深层根源。教师真正的教学艺术不仅仅是有用的形式设计,而且是可靠的精神(思想)的再现,这才是激活生命与思维的动感的教学。

“行动造就本质,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张文质)就让我们年轻的教师们从走进实验校园的这一刻开始,涵养一卷书生之气,坚守一份事业之情,怀揣一颗好学之心。在追求中作自己的茧,在拼搏中完成蜕变,在痛苦后变成美丽的蝴蝶,在成长中羽翼丰满,在幸福中展翅高飞,装点实验美好的明天。

吴世平老师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