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同课展妙思 众智共研启新程
五年级《确定位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5月27日,五年数学教研组以“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空间观念”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赵晓月和于畅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执教《确定位置》一课。

一、情境生辉—双璧争妍启思维
赵晓月老师以海上救援为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是救援人员,如何确定遇险船只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们积极讨论,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用直尺表示距离,逐渐明晰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是确定位置的关键要素。课堂上,学生化身救援指挥官,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空间观念,彰显了“做中学”的智慧。


于畅老师则从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哪吒引入新课。以哪吒与敖丙在熊猫馆的位置描述争议,自然催生“同一位置为何描述不同”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于畅老师借助多媒体工具,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出课堂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研思交锋—辩课论道溯本源
同课异构结束后,两个团队紧紧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必答题环节,两支团队围绕“问题解决与空间观念培养”展开深度剖析,从教学设计初衷到实践细节,将“做中学”、“思中悟”的理念娓娓道来,既点明本堂课的亮点所在,同时又揭示了各自教学设计是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聚焦追问环节,双方捕捉提问者犀利质疑、被问方从容应答瞬间,记录关键交锋,展现思想碰撞与课标的深度挖掘。
三、踵事增华—砥砺深耕向未来
副主任孙卓远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赞扬了于畅团队巧妙运用AI技术打造生动课堂,赵晓月团队以问题驱动思维建模设计有创新。同时也强调大组教研活动要在辩课反思中追求课堂的个性化教学,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进步,从“同课异构”走向“同课优构”。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既是教学智慧的具象化呈现,亦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五年数学组将继续深耕新课标,在“异构”中彰显个性,于“共研”中凝聚合力,书写素养导向的教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