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全工作总结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校一向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条生命线,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学校坚持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认真落实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各项措施,提高预防、发展、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整洁,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数量大、教学班级分块化、安全管理头绪多等校情, 积极探索实践“主体责任全员化, 日常管理清单化, 应急处置科学化,安全活动丰富化”“四化”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抓实“四个化”,拧紧校园“安全阀”
(一)、主体责任全员化,人人都是安全员
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建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分学期签订教职工《岗位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管理目标任务纳入各部门和教职工的绩效考核。
2.成立由 “书记、校长+分管领导+部门干部+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层级管理网络,实行年级组德育教学管理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人人参与的管理体系,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3.强化安全工作措施,把学校安全工作抓实抓牢。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以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等规章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管理,严格按照进校流程执行。
4.推进“四位一体”护学岗机制。 针对每天上下学高峰期间为维护校园门前及校园周边师生安全,学校组建了由交警、派出所民警、保 安、安全处、政教处、教导处领导干部及教师组成的护学岗队伍,有效维护了高峰时段的校园周边秩序和治安。多年来,这支队伍风雨无阻,成了学校周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日常管理清单化,精细监管保安全
1.扎实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全员化”地毯式安全排查机制,由安全处牵头联合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教导处、办公室等部门定期对校园设施安全进行排查,大到设备设施,小到下水道井盖防坠网,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一患一档一策”,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建档、整治、整改”闭环管理要求,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落实”。并开展常规检查,学期开学以后,每天、每周、每月对校舍、设施设备、器械器材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冬季对电线进行防火安全大检查、大排查。
2.加强安全系统建设。实现了校园一键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互通,校园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公共区域、场所系统不间断影像采集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课间实行专人定点全域护导、专人视频监控巡视相结合,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责任到楼层、到班、到人。
3.加强学校特殊岗位、重点部位防护设备的配备工作。学校体育器械达到安全标准,加强维修保养、排除安全隐患。学校实验室按规范进行建设和配置,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物品必须专橱存放,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将清单一一列清。同时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的维护,确保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情况。压力容器(含高压锅炉)和电梯等特种设备也加强日常维护保养,按期年审,保证正常工作。进一步排除安全隐患。
(三)、应急处置科学化,专项管治抓重点
1.建立学校的安全预警机制,培养全员安全意识,营造一个安全工作人人都重视、发生问题个个能处理的良好局面。
2.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3.应急疏散演练日常化。将消防、防震、防踩踏等应急疏散演练 与每日早操、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从快静齐三方面进行班级评价, 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安全活动丰富化
1.结合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演练周”、“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等活动,组织师生参观图片展览、观看宣传影片,切实落实安全实践活动。
2.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采用各种形式,提高学生校外遵章守法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培训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校报、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手抄报、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4.积极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安全教育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主题, 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防溺水安全宣传片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氛围,防止师生防溺水事故发生。
5.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日”活动,组织全校师生消防演练、通过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聘请松山消防救援大队官兵,通过消防车,消防器械的展示宣传活动,并让学生自己进行了实际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突发火灾事件时的逃身方法和一些基本的灭火方法。
6.做好在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和寒暑假前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每次都给每位学生发一封公开信。学校各项活动也强调安全,事前必先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定专人负责。
7.在学校宣传栏中设立“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加强对全校师生日常的安全知识宣传和普法教育,做到人人知晓学校组织的安全、法制教育。
8.加强季节主题教育,抓住学生在一年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季节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进行教育。如春季进行郊游或野外活动安全常识教育,夏季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在卫生防疫方面,定期对班级和集合场所进行消毒,加强室内通风,并加强对学生卫生防疫知识的教育。校园内无流行病发生。
二、打好“一套拳”,把好校园屏障“安全关”
(一)“五项教育”打好“预防针”。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坚持活动中育人。一是利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开齐开足学校安全课程,让学生获得系统的法治安全知识。三是落实学校安全教育“1·5·30”要求(每节课后1分钟安全教育、每天、每周放学5分钟安全教育、每个节假日30分钟安全教育)。四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校外安全和法治教育基地,规范应急演练,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五是大力推进开展校园主题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常识教育,增强了师生防范意识和应急机制。
(二)“校园有法”当好“护苗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校园欺凌主题活动。通过“法制校长进校园”、走进法庭,让学生零距离旁听审判现场等普法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联防联控筑牢“大生态”。注重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联动,并多次联合市场、卫健、公安、消防、交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校园安全联合大检查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客观分析研判我区各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明确整改要求及办法,不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