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感受价值,追求幸福(作者:马思博)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作者:马思博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4-03-26 10:12

我分享的阅读书目是《被讨厌的勇气》。

一、书籍简介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编著的哲学著作,于2013年12月首次出版。

二、分享理由

首先此书具有权威的学术背景。这本书副标题叫做“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讲的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思想。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其次采用对话体展开,轻松易懂。本书由当代并不常见的对话体写就。阅读时感到非常亲切,有“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体验。书中两位主角青年和禅师,前者有困惑,后者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深而枯燥,于是禅师和青年的相遇,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

最后此书包含直面人生基础底层的课题。通过这些议题让读者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帮助你发现隐藏在记忆深处又一直影响着自己的“自卑”,让抗拒改变的“借口”无所遁形。不仅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好书内容

此书共有五次夜话。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强调了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我们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用18度井水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的世界中。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提出了“课题分离”主张。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需要冷静地划清界限,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提出了“整体论”。指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第五夜:认真活在当下。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四、读书心得

学会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有时候,自我接纳也包括不能完全自我接纳这一点。

幸福即贡献感。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简单说就是指“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瞬间便己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这本书指引我两个切实的努力方向,在行为上追求自由,在心理上追求幸福。我认为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