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共挽斯文于未坠(初中作文教学的若干问题)

我校孟凡志老师为渤大文学院22级、23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做主题讲座——“初中作文教学的若干问题 ”

作者:孟凡志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3-09-19 16:28

各位同行,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进入校园,感慨万千。回想一下,有三年多没进入渤海大学了。我与贵校很亲近,远亲不如近邻。单位近,实验学校,在德胜校区时,来这里上课,课间学生都是走着来回的,就像从自己的校区上课一样。我家住状元城,也是邻居。以前常来咱们学校散步,当然疫情期间就不敢来了,现在是不让来。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有很多的印象。我隐隐约约的记得三四年前来这里讲座,记得一座楼前的石头上刻着“斯文未坠”是个字,印象极深,时间越久越清晰,所以,接到赵老师的邀请后我就以这个做题目,来说说能让斯文不坠的中学作文的一些问题。

在准备讲稿和课件时,我都心怀忐忑的。今天坐在这里,我都有点手足无措了。因为,作文是大事。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他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各位同行有好些名师对作文教学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实践。各位研究生同学也多人文翘楚,英气勃发,后生可畏。所以 我在这里的一些论述纯属一家之见,甚至班门弄斧,不当之处随时请大家提出,指正。好在下面我所谈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都是我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整篇文稿都没有引经据典,所以大家尽管大胆批评。不会牵累别人,你完全可以运斤如风地斧正,我一定立不失容地接受。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写作教学。

一、重视写作,保证数量。(为什么)

作文水平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提高,不是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更不是听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说食不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每学期七次作文,5000字练笔。可见《课程标准》中很重视作文的量。每个单元一篇作文;如果写500字一篇的周记,应该写10次。不少于,这是最低要求,底线。

有些老师没做到,认识上有偏差。单元字词屡考不会,古诗文默写一错再错,基础还不会,写什么作文。基础上的分是看得见的,提高较快的,作文上的分数是很模糊,又见效慢的。所以对作文不够重视。尤其现在考试中的作文评判,时间紧,人手少,判的匆忙,往往好的作文的优势体现不出来。难以量化(罗刹海市)更让老师们放松了作文教学。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其实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单体现在作文分数上,还有这些方面的作用:尝到文字趣味,提高语文兴趣;遣词造句,积累常用字词;形成语感,学会修改病句;追究优美,学会仿句;体会文脉,言之有序;引经据典,了解作家作品。以上所列举的都是中考必考的几项基础技能。良好的作文训练都能触及打通这些技能。所以即使是从应试的角度看,作文教学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板块。何况作文在塑造人格,熏陶品质,培养风度气质等方面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所以,我们要想做好写作教学,必须先重视。要多写,保证数量。语文素养概况起来无非就是:读明白,写明白。作文写好了就是写明白了,写都写明白了,读还能读不明白吗。

二、科学指导,提高质量。(怎么)

1.名家引领,指引方向。

一切艺术学习的初期,无非是模仿。要让学生写好某类文章,就要先让他们领略到古今中外此类文章的名篇。因为,大浪淘沙后,还能留在文学史上被后人传读的文章,一定在思想上,技法上,文采上有可取之处,甚至超人之处。这些文章是财富。是榜样,恰当地选用它们会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单单是教材上的文章是不够用,语文课本上的文章,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是起不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所以,老师首先要广泛涉猎,精当选取,在浩如烟海的问卷中,选出最能指引你学生的名篇名著来。不听推荐书目,要自己亲选。有自己亲选的文章就有自己的见解在,读起来你赏心悦目,指导学生就得心应手。例如:在讲授书信写作这一课之前,我出了让学生们借鉴课内文章之外,还向他们介绍了古代书信作品的名篇:《陈情表》、《出师表》、《与陈伯之书》等。在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我引导学生不单从篇章文字上去欣赏,更注重让学生了解他们写书信时候的背景、处境以及自己写这样一篇文章想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从实用的角度来欣赏作品、领悟作品。名家的引领让学生仰望,给学生方向,给他们见贤思齐的写作冲动。《笠翁对韵》韵律知识,《狼图腾》文学语言,《论语》道德情操,《史记》《聊斋志异》古文精髓,《人间词话》《随园诗话》诗性熏陶。都是引领学生写作的灯塔。

2.提供素材,保证多彩。

学生刚入学时大都不爱写作。我一问原因,最大的一个原因是题目僵化,素材稀少,评价单一。以前的作文总是:《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最难忘的事》,《父亲的爱》,《母亲的爱》,《老师的爱》……都把孩子都写吐了,这哪里是写作啊,分明是想用作文洗脑,文字的趣味性荡然无存,孩子们要喜欢写作才怪呢。不怪语文老师,我曾经查过全国各省六年级毕业考试的语段阅读。伟人的故事,圣人的故事,好人的故事。没有一点孩子们喜爱的故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为学生多提供写作素材,供他练笔;多提供写作题目,供他涂鸦;放宽评价尺度,供他挥洒。建立起写作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的联系。

解决问题。当文章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用来取悦评卷老师的时候,文字就不是死躺在作文纸上的文字了,而成了你澎湃的热情,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优雅的风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的文字散发出如此魅力,自然而然就打动了评卷老师。

书信,解决实际问题。表达思念,求得谅解,解剖自我,磨砺心智……

《我的老师》的例子,尝到甜头,有了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十六班的例子。

名著仿写。名著是很好的素材,是绝好的框架,老师可依据名著的框架,让学生向里填充文字,写完之后还可以再对照原著,比较一下文笔。

《礼物》欧亨利,《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创设情景。系列讲座《老孟说作文》,发表在《作文评改报》上。从日常家庭生活吃穿住行,学校生活,集体活动,天气变化等好多方面,指导他们应该写啥,怎么写。大家可以关注实验学校网站的这一栏目。想一些可写的素材,编一些好玩的情节,借学生的手写作。

拈取新闻。生活比任何构思编排都精彩。从有意思的新闻中提取素材,更能激发兴趣,锻炼笔力。跳楼事件。盛夏的环境,忘我地沉浸手机中,冲突,情感态度,是老师有责任,还是学生有责任……

2.坚持下水,亲自示范。教师要写下水文。读名篇不能取代教师的下水。以教师自己的下水文为例子,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能更真实更亲切,能从文章的选材、构思、遣词、用句等各方面告诉学生自己在写文章时的真切体验。老师在写的过程中也能明白学生写的时候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困惑,并以自己的创作经历帮助学生来解答这些困惑。况且,常言道,只练不说傻把式,光说不练假把式,会说会练真把式。老师的写作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上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

3.及时反馈,精当点评。呵护写作欲望,写作的欲望人人有,写作的冲动时时有。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小心呵护就好。最好的呵护是关注。有人关注才有热情。开满一树花,喜得知己看的多。涧户寂无人 还纷纷开且落的少。就像我们微信上的点赞和评论一样,炫耀点东西,点赞的人多就高兴,这些人关注呢,下次再炫耀,一个人没反应,下次不弄了。我们老师就要做一位最忠实的关注者。每篇都看到,而且让学生知道,我用心看了,我在为你点赞。我认真写了,你看都不看,我下次不写了,你再要作业我也敷衍一下,抄一篇了事。比如:近期写自传,我评完作文之后,抱着作文进入班级,先不说话,挨个看一遍,然后指出谁没写,我看别人都能看到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是个发展的立体的人,只是看到你时,一片空白,你是不是没写。那个同学马上站起了,老师,我没交。其他同学都高兴了,老师认真地看了我的文章。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文为知音者写。其实写文章是每个人内在的需要,表达自己获得回应。这是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后三个高级层次都是可以通过写作来满足的。所以写作是每个人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更需要回应。老师的好的点评就要成为学生文章的最默契精彩的回应。这样学生就有一种遇到知己的归属感,受到尊敬的满足感,自我实现的自豪感。那么,你的评语让学生获得这些情感,学生当然愿意写作文给你看,并且盼望着你的评语。反正我学生是写完作文就等着看我的评语的,一看到我抱着作文走近班级就一片欢呼,受到点评的受到表扬的学生是很光荣的。

书信的例子。心无芥蒂,口无遮拦。

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诚挚,显坦荡无私宽厚之内心。

读人之准,缺点和优点并见;落笔之实,赏识和批评并存。既表达了珍惜之情,又表达了对同桌的美好祝愿。

5、多方展示,提供平台。

读,每个作文周记都读范文,每周都安排一节至两节课读。这是最简单最实在的展示,写的好的人情怀好,文笔好,受到大家的尊敬。很有面子。成为榜样。大家争相去写,争取去读。

推荐网站,好文章,成电子稿,发到网站,推荐报刊,上展板。现在我在想,上家长微信群。家长了解,比较,学习。

以上所说的是指导。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三、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加雅量。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学生永远是最喜欢模仿老师的。语文老师,平时的谈吐,生动,简练,深刻,总之,要有文采。每次讲话,就是在示范写作。让学生,坐语文的芝兰之室,沐语文的春风之中。久而久之,必蒙教化,必长能耐。

例子:联语赞同学,杨苗苗

她一如她的名字一样茁壮,向上。舞台上的她,歌声甜美,舞姿曼妙,是光彩照人的明星;运动场上,她时而轻捷灵巧,时而力推千钧,她是叱咤风云的健儿。这一切,足以让她自足,自傲。然而,她却谦逊而内敛,因为她深知,学习才是一个学生的本分,成绩才是学生头上最耀眼的光环。她用肢体演绎着最优美的运动,她把歌喉献给最动听的音乐,她靠智慧征服最繁难的知识。她的努力成就了她的完美,每一个了解她的人都在惊叹 ,有如此发达的四肢的人也能有如此智慧的头脑,有如此热情奔放性格的人也能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她用自己的高大鞭策着一些人的懒惰和孱弱,她让那些稍有一技便沾沾自喜放弃学习的人自愧不如,她更让那些锻炼就怕累,学习就怕苦的学生无地自容。

有杨柳千条,看谁一枝独秀;育禾苗万亩,待君数载成才。

至今珍藏,影响深远,还有一位好孩子引以为憾。

《见姐的风采》入骨三分。读完了就少了偷懒请假的了。

夸你让你刻骨铭心,损你让你无地自容,语文老师语言的力量。

空间展示:

QQ空间,发自己的一些随笔。学生们总看。渤大老师的孩子,老师我就想写你那样的文章,想的挺好,写着写着,就不像了,他在揣摩,在尝试,总会进步的。

微信空间,《老孟联语》

集腋成裘,以博方家成一笑;抛砖引玉,为期学子上层楼。

网站:《回小李同学的一封信》,读后叹服。

同学们,语文老师,所传者,唯文,唯道。《文心雕龙》有言:文之为德也大矣;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担当,能触天地之心。 再看影响: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影响,传千里而流万事;再看责任: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使命重大,中国文学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对联文革大字报到现在只剩段子了。

人文楼前的石碑上刻着四个字:斯文未坠。足见渤大文科生使命感和情怀。我借用一下,自勉,也与所有的同行,同仁共勉。

黄卷青灯,挽斯文不坠;

沐风栉雨,携子弟直行。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