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作文课怎样上?同课异构加教研寻得良方

作者:李丽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3-09-20 17:28

秋风十里梦起航,9月19日,初中部语文组开展同课异构的大组教研。八年语文组卢晓峰和姚娜老师为同仁们呈现了两节不同风格作文指导课。党委书记张洪东参与听课评课,教师收获满满。

教研前,两位老师和八年语文组全体教师一起磨课,准备充分。

一、知难而进,勇担重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指导课也是语文教师们公认的难上的课,往往费心费神却收效不理想。两位老师知难而进,接受了这极有难度和挑战的任务。姚娜老师表示:“能给大家带来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启迪,就值得尝试!”

二、献计共研,不断完善

研课过程中,八年语文组在周慧君组长的带领下,分为两大组,分别听课评课,坦呈自己的想法、建议。分享教学素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献言献策,教研组每位教师对于教学的执着和认真态度,都让人感动。承担教研课任务的两位老师博采众长对各自教学设计都做了调整。共同研讨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适切性。

三、课堂展示,魅力呈现

9月19日卢晓峰、姚娜两位教师依次进行课例展示。

卢晓峰老师展示《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卢老师首先用平实的开场带领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接着,用新颖有趣的“猜美女”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用“媒婆图”“举重运动员和舞蹈家”“名人漫画连连看”“煽风点火图”等一系列图片串联课堂,引导学生掌握外貌描写要抓特点,有取舍,用修辞,创环境等方法,突破教学重点。最后,用《盼子归来》和日本福岛“美味海鲜”进行当堂写作训练。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实现思考体验。整堂课教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四大名著、礼记、评书信手拈来,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




姚娜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妙笔抒真情》,教学思路清晰严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阅读写作经验展开教学。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入新课,让学生分享小鲁迅的故事,结合课标对初中作文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从名家经典中学”,“从同学习作中悟”“修改习作升格作文”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打动人的好文章必须符合人物设定,逻辑清晰,有细节描绘。老师引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素材,学生有充分感知,印象深刻。姚老师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将“我笔写我心,我笔抒真情”的观念根植学生心中。




两位教师对相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处理,都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魅力课堂。

四、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评课教。授课教师阐释了自己的设计初衷。同组史春秀、商博等8位教师从不同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高度的赞赏。孟凡志老师也就写作动力和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等问题同老师们交流了看法。张洪东书记从课堂观察、课堂效率、教师成长方面对所有语文教师提出新的期望。在多向思维的碰撞和畅所欲言的交流中,教师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初中部教务处主任笪竹清对语文组教研活动给与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新的期望。

张洪东书记对语文教师提出新的期望


初中部教务处主任笪竹清讲话


教师们评课中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有所获,研有所得,实验语文教师定如张书记所望:继续“夯实基础,丰盈魅力”。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