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严格执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请您来监督!(附:教学进度表)

作者:小学部教导处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3-09-02 17:28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教育厅、锦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推动“双减”减负落地见效,切实发挥学校“双减”主阵地作用,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锦州市实验学校就做好我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特向全体家长和社会公布告知,请您来监督。

监督举报电话:3688166

一、坚持规范办学,严格课程设置。

我校坚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按规定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一年级开设的国家课程有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制、体育、音乐、美术;省级地方课程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校本课程是阅读课;同时我们将按学科10%的课时数上好学科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设立入学适应周

学生入学的前两周设为入学适应周。这两周老师重在训练学生行为习惯,除了课间站排走廊操场德育方面的习惯,更要对学生进出教室、摆放学习用品、听讲姿势、举手姿势、写字姿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回答问题完整性的口语表达等等习惯进行训练。为接下来的有序教学奠定基础。第三周开始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三、加强研讨培训,分层逐级推进。

为了引领一年级教师理解“零起点教学”的意义,深入推进我校的“零起点教学”工作,我们将组织系列研讨培训活动,分层逐级推进教学工作。

1、组内理论培训,明确教学标准

组织一年级教师进行“零起点教学”理论培训,引领教师明确 “零起点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一年级教材分析、学生的学情情况,然后由组长组织教师研讨并主笔形成语数学科零起点教学计划,梳理教材内容及教学进度,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2、骨干教师引领,示范教学模式。

在教师对“零起点教学”有了充分的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学校将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展示教学模式,树立学习典范。示范课分语数学科进行,每个学科推选两位教师上课,每节课后组内进行研讨,重在研讨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准确、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情、教学难度是否合理、学习习惯培养是否到位等等,在讨论中明晰教学模式,有的放矢的引领组内教师实施教学。

3、全体教师研讨,展示教学成果

有了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全体教师以模式为践行标准个性化进行课堂教学,月末我们将组织成果汇报活动,组内推荐教师对课堂教学、学生书写、口语表达等内容进行展示和汇报,并不断总结反思改进我校的零起点教学工作。

4、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口语和书写

零起点教学就是要坚决执行课程标准,在学科知识方面将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张白纸,重头开始一课一课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的基础上,我们会根据学情着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和书写训练,矫正学生不标准的拼音发音,教会学生会说完整话、能说准确自己的想法;端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教会学生汉字要写的方方正正,数字要写的严谨规范。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课堂作业集中为口语表达和书写训练。

5、重视“三姿”培养,纠正书写姿势

我们将以站姿、坐姿、写姿的训练为抓手,强力培养学生习惯。一年级学生在学前写字的时候不多,多数学生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都是不标准甚至是错误的,我校将书写姿势指导视频发到学校网站,便于学生、家长自行查看和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同时,我们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都要关注学生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及时进行指导和矫正,期末我们将对各班学生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进行检查,以评比促习惯培养。

四、规范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一年级重在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将明确要求所有教师:不得布置或变相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要科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要的书面练习应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其余学生也能课后看护时间完成,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五、改革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

我们将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改革评价方式,一二年级在学期末综合素养测评,以主题形式对学生各学科学习成果、学科素养进行评价,除此之外不得组织其他任何类型测试。同时我们要求教师采用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

小学一年级是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零起点”教学是基于学生学科知识零基础的一种教学安排,是对部分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加快教学进度、拔高和超前教学倾向的矫正,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平稳过渡的重要举措,对于落实“双减”政策,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缓解家长“抢跑”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将更新观念,加强组织领导与过程管理,分层逐级推进,强力落实我校的“零起点”教学工作,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