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走过青涩,初尝石榴芳香——刘倩

《石榴又红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作者:刘倩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2-11-29 10:46

为了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的理解文本、把握课堂,学校领导、小学部教务处及语文教研组长对青年教师进行了跟踪听课。我有幸成为了被“跟踪”的老师,希望通过这次机会使我的教学技能有质的飞跃。回首第一次授课中教学语言的平淡、教学激情的匮乏、教学细节的忽略,在领导和年组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讲评下,几次请教、几次修改,终有小成;再回首经过教研、磨课后二次执教时教学重点的突出、细节问题的把握、学生情感的投入,真是收获颇丰。

《石榴又红了》在语文A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以“借物抒情,睹物思人”为专题的第三篇课文。静心品读,从童时过石榴节的殷切期盼和无比快乐中感受父亲的慈爱、童真,从父亲突然去世的不幸中体会对父亲的热爱和怀念,从前后具体细节的对比中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对感情的领悟、对人物的理解,进而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细致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真实、情感抒发得如此淋漓尽致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读中感悟,悟后再读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细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在读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学会表达。为了让学生读写结合,我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仿写此类借景抒情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了使这节课上得更饱满、更有实效,在每次课后领导和老师们就课堂上出现的缺失、教学上反映出的问题、教材解读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两次教研的课堂实践的效果完全不同。

探索中发现,思考解疑惑

情感真挚浓郁,感人至深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抓住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围绕“石榴”这一清晰的线索体会情感,以情导读,在读中体会、感悟,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相融,从而使学生受到熏染。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比较顺利,重点段落也进行了梳理和朗读训练,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的体会不深,收获不够,主要原因在于:

一、情境创设不到位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刻画父亲这一慈爱、童真、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顾主任指出课文在事情叙述的过程中出现了情感的变化,在授课的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来。第一件事写的是孩子们和父亲第一次过石榴节的快乐。这种快乐与下文中因父亲突然去世所引发的悲伤、怀念形成了对比,是因为之前和父亲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才会有父亲去世后那种深入骨髓的怀念,是因为童年时父亲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孩子们尽情地游戏,才会有如今“我”看到石榴树上的小红灯笼引发的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用语言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二、细节把握不到位

因为有了细腻的情感,就需要抓住具体语句中进行深入体会,更要求学生能找到最能表现情感、最后体会的关键词来加深感受,这是高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顾主任提出文中写到“眼巴巴地盼着”,什么是“眼巴巴”,为什么要“眼巴巴地盼着”?等等,这些词都没有抓出来。学生抓住了每一件事描写的场景,却没有挖掘出场景中的细节,没有让学生从细节中见真情。另外,作者细致而饱满地刻画了父亲这一形象,这一细节在课堂上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三、朗读指导不到位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悟后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悟理。李红老师指出在课堂上学生是读了,重点段落也找出来了,朗读的环节也有,看起来是完成了朗读的任务,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就是读中悟。学生朗读后没有说明体会,说明感受不深;感受后没有把体会读出来,说明读得不够。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指导性评价,使得学生读也读了、说也说了,却仍置身文外。

教研中提升,跟踪有实效

在孙校长、教务主任和年组所有语文教师的集体教研和交流中,每名教师都给予了我有针对性地指导意见和建议,孙校长站在理论的高度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他说语文的教学的重点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在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年段的语文教学还要进行学法的指导。祖主任重点强调了教师教态的规范性、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教师情感投入和激情抒发等方面,希望教师成为魅力型教师,课堂成为艺术性课堂。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并且又一次进行了课堂实践。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具体场景的关键语句、关键词进行深入体会,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出来,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也融入了情境的创设,加强了语言的渲染。比如说文中写到第一次过石榴节是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做各种好玩的游戏。在学生朗读这一句时,我适时加入“父亲是一个大人,一位长辈,还和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做游戏,此时你能体会到什么”,“父亲和孩子们会做哪些游戏呢?”等等,有一名学生说“丢沙包”,我说:“是呀,父亲和孩子们正在玩丢沙包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边读边想象,并且进行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过石榴节的快乐。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文上的有些细节还是有所忽略,比如讲到“父亲打赌赢了,却比小女孩儿还要高兴。”我提出的问题是“父亲打赌赢了,为什么他比小女孩儿还要高兴呢?”问了几次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应该是“父亲打赌赢了,却还是给了小女孩儿许多糖果,这是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比较匮乏,缺少引导、过渡、评价性语言,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比如说在最后进行情感抒发时采取了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两个环节本来应该是融会贯通、一气呵成的,但是由于教师的语言铺垫没有到位,学生也不能自然而然的有感而发,出现了朗读的“断层”,最后还是在我的再次强调下才进行了全班齐读,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两次。另外临场发挥缺少教育机智,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衔接不自然等问题,还需改善。

通过这次跟踪听课,两次磨课,我有了很大收获。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够清晰地把握学习线索,通过抓场景、抓细节,深入地体会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也适时地以渲染性的语言去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我的感情融入文本,融入课堂,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达到学习感悟的目的。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要深入研究文本,关注教育教学细节,让学生的基础更扎实;同时增强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上下功夫,争取在短时间内使我的课堂更丰富,更有实效。

 现在想一想,被跟踪的感觉,真好!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