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后感(作者:王丽娜)

作者:王丽娜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2-01-13 15:01

无意间看到译林出版社推送的《高山上的小邮局》,喜欢它的封皮。由于出版时间较近,费劲一番周折才拿到这本将近四百页的纸质书,断断续续把它读完。由于书信体内容较多,且书中故事较独立,读书的时间虽然断断续续,但每一次阅读过后的温暖是持续的。本书的作者安赫莱斯•多尼亚特原本是一名记者,并非职业作家,因此对于纸上的书写有着独特的情感。他强调写这本书的最大动机在于:“我想要强调小事情的价值,想要说明一个小小的举动如何改变一个人或一个村子的命运,而且这种举动可以由任何人来完成,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

在西班牙的小山村波韦尼尔,萨拉是仅剩的邮差。因为电子邮件的普及,人们渐渐不再写信,邮政总局打算关闭波韦尼尔邮局,将萨拉调到首府。萨拉的邻居,将萨沙视为亲人的八十岁老太太罗莎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萨拉留在波韦尼尔。她暗暗决定寄一封信,并让收信人也像她一样,给村里的人写信,创造一个匿名书信接龙。从罗莎给失联多年的好友路易莎寄出的第一封信开始,接连不断引出了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好几个村民参与了书信接龙。人们在书信中倾诉着各自不为人知的过往经历,有忏悔、有梦想、有失落、有快乐……最终,众人的书信接龙保住了萨拉在波韦尼尔邮局的工作,最终她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在我看来,《高山上的小邮局》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作者的语言和情感。我甚至都有些怀疑通过书信接龙保住萨拉饭碗这个故事前提的合理性。毕竟参与接龙的好几个人都不是收到信后就马上写信给下一个人。如果邮政总局真要把萨拉调走会等那么久吗?但这都并不影响我读这个故事时切身感受到的收到信时的欣喜以及写信时投入的感情。是写信这个主题本身很容易让读者从中找到共鸣,让以上的质疑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在一封封信中,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而且总是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恐惧一成不变的平庸生活,渴望自由而又必须履行责任的矛盾。为了生计而独自在异乡生活、默默忍受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丰富的宇宙:在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之下,内心都藏匿着自己的秘密与渴望。在收到的来信中,他们阅读另一个灵魂的人生。而在投递出去的信中,他们也倾诉自己的秘密。在匿名信接龙的过程中,无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需要逃避自己,需要成为他人,需要认识其他地方,需要靠近已经离去的、我们深爱的人,需要在远方的时候有回家的感觉……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写信是实现这些愿望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这不是一个充满新鲜、刺激的现代故事,它更像一条静水深流的大河,缓缓流动,不事喧嚣。没有高声的呼吁和激烈的行动,只是一群普通人通过文字一起完成了一次无声却响亮的抵抗。每个人物都平凡真实,却又雀跃灵动,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人。每个邻人都在诉说着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诉求,白纸黑字,却尽显温情。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