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双减|回归理性 做好家庭教育的“四则运算”

作者: 来源: 教育网审核:曹桂馥上传:王斌更新时间:2021-09-01 17:2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24日印发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双减”落地,必然会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秋季学期开学在即,家长如何积极调整理性应对?聚焦“双减”新政,解读“双减”政策,一起来听教育工作者支招。

 

直面“双减” 回归理性

做好家庭教育的“四则运算”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继“五项管理”要求之后,深化教育改革,减轻过重的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教育负担系列“组合拳”中的一记重拳。“减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点,百姓民生的“热点”,也是家庭支出(包括经济支出和精神支出)的痛点,这记重拳打得准,打得好!这是教育的幸事,是孩子的幸事,是父母的幸事。

        秋季学期即将开始,“双减”好政策能不能顺利落实见效,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很重要。家长要学会理性面对,做好家庭教育的“四则运算”。

       第一是做好“加法”

       加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培育。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珍视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是做好“减法”

       减少不必要的教育焦虑,减少对孩子当下学科学习成绩的关注度,为长远发展考虑。学习需要一辈子,不是看一阵子,赢了起跑线,未必能赢得人生。家长的焦虑会以不同方式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承受不起严重的后果。此时,家长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为孩子成长的长远计。

       第三是做好“乘法”

       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丰富学习途径。“双减”后孩子突然多出许多闲暇时间,这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陪伴时光,是父母亲历和见证孩子成长最珍贵的礼物。不妨多带孩子走向社会,走向自然,陪伴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追寻未知,融入社会,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劳动中锻炼,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成长。生活即课堂,处处皆可学。

       第四是做好“除法”

       清除教育的功利心。清除为教育作“揠苗助长”的无用功,清除育人“抄小道”的黄粱梦,回归养育孩子的初心。同时,也要意识到“减负”“托管”等措施,绝不意味着父母的责任可以“清零”,可以将孩子交给学校和祖辈“放养”,而是让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孩子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回归家庭教育的初心。

将此文章收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