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的散养,可能正是别人的闭关(作者:孟凡志)

作者:孟凡志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0-03-08 11:11

疫情之下,线上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家长心焦、老师心急、学生心忙,都担心这种在家学习的散养状态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成绩,耽误学生的中考或高考。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种自主的学习状态,或许是最适合的最合理的学习状态,我推测,今年的中考和高考,学生的平均成绩和高分成绩都会比往年要高。

因为不便和便利共生。

首先,带给每个人大量的自由时间。

以往,我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现在正好病毒赐给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尤其可贵的是,这些时间是自由的!自由的!!你再也不用在本来已经学会了的情况下,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地听老师按部就班地讲着已经学会的知识,同时还不让你做别的事情;你再也不必昏头涨脑地写着对自己不必要却摄于老师的权威而不得不写的作业;你再也不用在刚打算查缺补漏时被突然闯进的其他学科的老师打扰;你再也不用在毫无困睏意的时候被老师要求必须午睡;甚至再也不用在身体疲倦的情况下必须上操场上跑步……总之,你自由了,所有的时间都能自己支配。你终于可以按照自己意图,依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了。你可以查缺补漏,哪个学科弱一点就在哪个学科上多下一点功夫,补好它;你可以集中精力,利用这些时间来攻克一个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你还可以发展特长,利用这些时间学一下自己渴望已久但苦于没有时间学习的特长;你可以深度阅读,利用这个时间深读一部自己十分想读但因为没有时间而不敢翻开的书……现在你的根系不拘泥于学校这个小小的范围了,它伸向了广阔的原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需求任意汲取自己所须的营养了。这大量的自由的时间,是你成长路上一片丰盈的草场,会给你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其次,它给你带来无数的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往在校上课时,你抱怨这个老师讲课不风趣,不深刻;你总是能发现那个老师知识点讲错了;你最不能接受某位老师的授课风格,可是他却偏偏是你的任课老师……总之,你任课老师的水平可能会影响你的成长,可你又不能不坐在座位上听他们讲课。现在好了 ,家长和老师们不得不把手机和电脑交到你的手里,国家也在网上开放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几乎没有在网上找不到的优质课,你想学的知识应有尽有,你想听哪位老师的课他都时刻待命,只要你鼠标点开,随时可听。你第一遍没听懂,还可不限制地再听,三听,直到听懂为止。所有的老师都随时线上待命,等着你的提问。你没有找不到的教学资源,所有的疑惑都能随时问得,这样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学校的课堂教育所不能完全具备的。这些好的教学条件,就是云,就是风,就是气,只要你能正确使用,你一定能一飞冲天,直上重霄,鹏程万里的。

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学校的统一规划的教育,都不是最好的教育。那些最专注的学习大都不是在学校发生的,比如:

悬梁刺股在学校一定是不允许的,这种自残行为老师一定会批评制止。

凿壁偷光更不行,不用说破坏公物了,单是不遵守作息时间,宿管老师也不能答应。

囊萤映雪一定被物理老师否定,不科学……

因为学校教育是集团的工业化的教育,不可能为每一个个体量身定做。它进行通识教育上课,但绝不是培养有个性的人才的最好的教育模式。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每个学生在成长路上又不能躲开它。现在天缘巧合,我们暂时摆脱了这种教育,一定要抓住机会提升自我。

古代倒是有许多学子,主动进入隔离状态。比如:江南多有人为了学习,用箩筐把孩子早上吊到树上去,读一天书,晚上再放下来。闻一多先生也曾:"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足不下楼不就是现在的隔离嘛。

当然了,这种自由在家学习的状态,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一定是灾难,但对于有理想,能自律的孩子来说却是绝佳的机会 。

怎么样能成为后一种孩子呢?

首先要心怀理想 ,简单地说,远期的理想就是你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近期的理想可能就是你下一次考试要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要确定理想前要先全面客观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潜力,了解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自己心中最渴切的愿望,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确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有了理想,在散漫的时间里就有了一个方向,有了一个约束,就不至于被无尽的散漫所淹没。

其次,要能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约束。只有懂得自我约束,在自由的时间里也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才是成熟的理性的人。自律,是一直敲响于内心中的起床铃,是一直吹响在灵魂深处的号角,是屹立在身侧不使自己因随意漫流而耗散在沙漠里的堤坝,是即使没有任何监管下而自己也永不能触碰的底线。总之,同学们,现在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没有了学校的上课下课铃,没有了每天班主任的苦口婆心,一切都要靠大家的自律了。

这场病毒之灾就像一场大雪,把各种种子埋到了雪被下,那些本来就瘪的种子只能感到无尽的寒冷,而那些丰盈饱满的种子却能机敏地感知雪水的滋养。等到春来雪化,前一种一定会更萎靡更干瘪,而后一种早已破土而出,在春风中笑傲。

古代有一个名词叫闭关。闭关,指闭塞关口,比喻不跟外界往来。佛教用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不与任何人交往,满一定期限才外出。经过一段闭关后,往往能在寂静中参破关隘处,在佛法上大有精进。我们在武侠小说中也常常能看到一些闭关的大师在破壁而出时,武功大进。

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在家自在无拘无束是散养,而对于其他人可能正在闭关。

你是在散养下,还是在闭关中呢?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