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的启示

作者:常旭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20-01-08 14:38

2019年12月8日至13日,锦州市中小学德育管理者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山东曲阜举行。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受良多,领导组织严密,学员学习兴趣浓厚,专家报告精彩,实地考察开眼界,小组交流有共鸣,尼山朝圣长见识,真可谓不虚此行。在这次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中,我尤对曲阜每所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这一事情颇感兴趣,通过与考察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我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26日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座谈会上说:“我到曲阜来是向全国传递一个信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儒学思想。”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总书记亦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曲阜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担当表率,各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更好地发挥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文化的教化作用,让孔子“鲜活”起来,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能够彰显孔子的伟大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既是齐鲁文化的根,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儒家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的,比如从天、地、人的关系角度来推理个人、社会、国家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规律以及倡导的人与万物应该和谐共生的道理,又如孔子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清廉从政、克己奉公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学校塑悬挂孔子像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儒学一直作为显学而存在。儒家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生活智慧、政治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治国理政理念,彰显着独特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价值。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和为贵”等价值观不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大智慧,同时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道义准则。如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已经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高度认同。孔子倡导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都是坚持文化自信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

第四,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能够启发学校管理者学做一个好的领导

“治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民为贵”、“举贤才”是儒家对人的管理和实施管理的人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思想的,儒家的管理思想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儒家对组织有独到见解,其“群-分-义”管理思想对现代组织管理仍具有现实意义。其“德”和“礼”是儒家管理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孔子倡导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要求管理者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注重过程管理,要求管理者“先之劳之”“无倦”。孔子高度强调管理者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学而知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些管理思想、理念和做法是需要学校管理者好好学习领悟实践的。

第五,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能够时时提醒教师履责担当

孔子首开私学,聚众讲学,是我们教师的始祖,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提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也”,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伟大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贯彻执行好。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为人师表,认为身教重于言教,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弟子三千,杰出的有七十二贤人。孔子要求老师要加强学习,“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强调“教学相长”,“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识记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子这些教育思想、观点、主张以及教育实践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继承和弘扬的。

第六,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劝学作用

在中国古代,小孩子进学堂开蒙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孔子早年家境贫寒,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人物,与其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也是后世为学者的光辉榜样。孔子认为作为学生立志向是件大事情,“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孔子认为人的志向非常重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了志向就要矢志不渝,孔子非常赞赏他的学生颜回,认为颜回是“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是“安贫乐道”的榜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教导学生既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学而不厌”,又要讲究学习方法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求学生虚心学习,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告诉学生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儒家倡导积极的人生观,讲究锐意进取,刚健有为的处世之道,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其不可而为之”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这对当代学子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另外,学校塑立悬挂孔子像也象征着儒家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彰显校园文化的魅力,在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师生都会裨益多多。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