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打破常规的语文课

作者:小学部教务处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9-06-03 15:30

5月29日,我校小学部王淼老师在“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习经历”锦州市小学2019系列教学研讨暨学科观摩会(语文专场)上,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体育课》。

本节课王老师打破常规,首次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展开零基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导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作者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思路以外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语言的同时,学思维,学表达方法。

整节课思路清晰,扶放结合,学习过程实实在在。王老师首先引领学生通过自学探究,抓住本节课的主人公“涅利”爬横木的所有描写,全班同学一起发现,梳理出主人公爬横木经历的四个阶段,再继续深入发现作者在每个阶段抓住主人公的每个细节,想象当时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逐步明确方法 。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展示思维导图,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导图,用导图中显示出的所有细节感知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在感知人物形象之后,王老师让学生继续发现:作者在描写涅利爬横木的过程中只写了主人公一个人吗?继而让学生发现涅利爬横木的四个阶段中,作者都对应地描写了其他人的表现,根据其他人的表现,绘制思维导图。这一次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试一试。学生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导图,学生自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现问题,给出建议,最终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在绘制完表示其他人的导图之后,再次观察导图,让学生发现其他人态度的前后变化——从嘲笑到鼓励,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这种前后变化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本节课的人文目标顺理成章地达到了——自强自立的人,最终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充分理解课文并用思维导图梳理内容之后,用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还原整个主人公爬横木的全过程。

最后,再根据思维导图左右结合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作者运用的写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方式,迁移本节课的语言训练点。

课后,小学部教务处副主任李红针对本课内容展开评价。李主任从“三新”(新教材、新形式、新人)的感受出发,结合学生目前学语文的现状以及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阐述了理性思维的构建在学语文中的重要性以及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的取舍并提出这节课在执教上存在的问题。

王淼老师在上语文课






小学部教务处副主任李红针对本课内容展开评价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