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实验学校中学部数学组落实办学理念实施方案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0-03-01 00:00

        夯实数学双基、提高数学能力、渗透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针对目前我校存在的生源差异明显,班级管理水平不均衡,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师生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为最高目标,用民主、科学的态度,求真、求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 “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达到以下目标:

  1、科学运用学校倡导的“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高效教学。

  2、七年级达到和小学的科学衔接及到中学的顺利过渡,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 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八年级学生的巩固与提高工作,严控两极分化的发生。

  4、九年级科学备考,打造精品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完成初高中的接轨工作。

  具体措施与办法:

  1、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基础。

  (1)有效备课:要求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即体现集体智慧又凸显个人特点。 集体备课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课堂作业、统一家庭作业、统一检测题。再依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个人备课。

  (2)有效上课:运用“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3)有效辅导与作业:具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强调针对性。

  (4)有效听课和评课:全体数学教师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进行组内听课,跨年组听课,跨学科听课。利用校本教研的机会相互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有效考试与评价:严格考试的每个流程,将我们的教学过程变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趋于完善的过程。

  2、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全力提高教师素质是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重要保障。

  (1)千方百计地拓宽校本教研途径,丰富校本教研内容。让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研中学习,在教研中反思,在教研中进步。三个备课组在学期初要统筹安排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动,挖掘活动主题,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升华提高。

  (2)做好“师徒帮教,以老带新”工作,要求师徒互相听课,师傅要坚持听课、评课、再听课,再评课。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

  4、切实做好九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是“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1)做好教学时间的调控,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好各章节的教学时间,以保证充分的复习时间。

  (2)有针对性地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复习指导工作,全力打造学优生,使数学学科成为诸多学科的强势学科,从而牵动其他学科的提高与发展,增强其竞争力和战斗力。努力提高中等水平的学生成绩,以保证各分数段学生的密度。巩固和改进薄弱学生的数学成绩,以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认真研读教材和考纲,多方搜寻信息,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发挥各类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数学学科是诸多学科的基础,学好数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借鉴数学方法是一个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一定百倍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七年级数学组落实办学理念方案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八年级的难点最多,九年级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八年级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了。学生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等。因此对七年级学生实施具体目标为:打好基础,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素质。
  践行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教学措施:
  1.常规教学
  认真做好教师个人日常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阵地。根据学校提出的“导读探究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备课,提前一周备好下一周课. 组内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同时,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每一节备课的实效性。认真按学校要求做好每周一和周四下午的教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每周教师上研讨课后,组内教师认真做好评课,记录好教学反思笔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和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组内教师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取人长,补己短,共同进步。 
  2.对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 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会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 “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不大。因此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保障方法:每周检查一次课堂笔记。
  (3)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重视课堂小结或单元章节总结方法的指导。
  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具体方法:每节课让学生先自己学会归纳小结,学习一章结束后,布置给学生归纳一章知识点的总结作业,以便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 此基础上教师的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5)定期对学生进行讲座,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同时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
  (6)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具体方法: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与家长和班主任随时沟通,汇报后进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让家长随时了解情况。在后进生之间开展评比活动,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3.要求学生一周至少阅读一篇有关数学家和数学史的文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布置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的导课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课堂教学上开展分层次教学。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让后进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扭转他们的厌学现象,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布置作业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同时还有预习作业。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重点关注好中间的学生。
  5.搞好定期的数学竞赛活动,提高优等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
  作业中布置拔高的练习题,以及具有探究和开放性的作业题,通过搞好定期的数学竞赛 活动及组织参加省级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6.组织学生建立错题集,针对作业,测试中的问题加以巩固和强化训练。
  7.建立学生作业,测试及平时课堂表现记录,随时与家长和班主任沟通与联系。
 
  缩小生间差距  全面提高素质
——八年级数学组落实办学理念方案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共有六位数学教师都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家都非常敬业。
  落实办学理念具体措施:
  一、实施分层教学
  1、学生层次化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6、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7、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不能否认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获取新知识,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学能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求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苏联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减少随意性,增强计划性
  数学自学能力的提高,不仅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自学其它理科也有很好的迁移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抓基础、重细节,提高数学素养,拓展思维能力
——九年级数学组落实办学理念方案

  九年级的学生历经近三年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在家长的殷切期盼、同学的激烈竞争中即将面临中考这一人生转折点,如何让学生学习好数学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九年级好多学生都反映,为什么做了好多题,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经常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对于数学学习,学生们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基本概念理解、掌握不够深刻,基本运算技能运用不灵活。

  2、审题阅读能力低下,复杂表述理解不透,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差,解题时误入歧途。

  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完整,书写格式不规范、不严密,送分的题目却得不到满分。

  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应出数学概念的能力不强。

  5、“做数学”的能力差,即对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6、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必须从基础入手,理解基本概念,注重细节训练,培养数学素养,拓展思维能力。

  1、数学思想是基础

  数学思想是数学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我们知道,数学中许多问题是研究运动变化规律的,有变化就有变量,有变量就有方程,就有函数,所以许多问题的解决与函数或方程有关,这就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这就是说,数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数”;二是空间形式,即我们通常说的“形”,所以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该从“数”与“形”两方面去考虑,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2、抓好“三基”是关键

  抓好数学“三基”的关键在教师。我们教师要做到:把“题海”留给自己,把“精髓”传给学生。要精选题目,做到数量适中,难度也较适中,但质量要高,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要打好“三基”切不可忽视课本,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夯实数学“三基”的成败在学生。首先同学们在复习数学的时候一定要抱有兴趣,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其次大家不要沉迷题海而付出过多的精力,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统计和概率、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中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为此,我们组制定九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一、抓根本,梳理优化教学流程,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五化”。

  1、优化教学目标

  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九年级的教学目标必须是高效的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笼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备课中制定目标时应全面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定位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2、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首先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抓住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着力使学生形成多种能力。第三,要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3、优化教学方法

  (1)、注重启发教学、重在兴趣培养

  (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力

  (3)、强调科学探究、重在动手动脑

  4、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媒体如实物、粉笔、图画等,有利于学生实际观察能力的培养。现代化的媒体,如电视、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大教学密度,九年教学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手段。

  5、优化教学评价

  优化的课堂反馈要及时,信息交流渠道要广,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特点,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

  二、抓关键,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我们关注三个词:责任,方向,坚持。学生是不可选择的,我们要面对,要有责任感。对学校发展的负责、对学生成材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到12个字:心中有标,眼中有人,手中有活。努力培养我们九年组数学教师的爱心、耐心、事业心、上进心。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在上课、备课、辅导、批改、纠错、测试、反馈、等所有教学环节下功夫, 抱着 “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的信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使自己的课尽可能地每一节都是精彩课。将我们的团队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团队、科研型团队、创新型团队,具有比学赶超、拼搏奉献精神的团队,具有人情味和战斗力的教师团队,作到求真求实求质。

  三、抓重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

  1、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

  2、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3、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

  4、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5、不断提高数学能力。

  四、抓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习靠的是学问的积累,怕的是问题的积累。针对我们学生两极分化特点,我们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1、分层施教

  (1)学生分层。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也可根据学习兴趣分层: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2)按教学内容分层

  (3)提问分层

  (4)练习、作业分层,

  (5)辅导分层

  (6)测试分层

  2.抓两头带中间

  培养尖子生的六大要领为“早、宽、和、补、扬、导”

  (1)早—行动早、计划早
(2)宽—宽松的环境、宽广的胸怀

  (3)和—和睦的师生、生生关系

  (4)补—补人数、补不足

  (5)扬—发扬优势、张扬个性

  (6)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

  培养学困生的五大方法:

  (1)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动力。

  (2)表扬鼓励。

  (3)个别辅导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定期检测和反馈。

  3、注重细节。

  强调重细节、重过程、重积累的意识。积极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多拿一分,多做对一题。因此在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解题步骤合理,数据分析处理得当,语言表述严密,逻辑性强,书写整齐清晰,给阅卷老师形成良好的印象。要培养学生冷静思考、沉着应试的良好心理素养,遇到容易题不产生大意的心理,遇到难题也不产生紧张心理,一步一步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