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锦州市实验学校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常规管理制度(试行)

作者: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 上传:王美艳更新时间:2010-03-01 00:00

  为了确保“导读探究、先议后练” 的教学模式顺利实施,为了实现“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目标,为了达到整合教师资源、形成主流意识、实施有效教学的目的,依据《锦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常规》,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锦州市实验学校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如下:
  一、教学计划
  1、开学前一周,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各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对“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进行研讨。并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出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2、教学计划应具有如下四项内容:
  (1)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3)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4)教学进度安排;
  3、以年组为单位做一至二次学生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自学、有效预习等)。
  二、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为了强势推进“导读探究、先学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坚持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为第一备课,个人备课为第二备课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备教材:熟悉课标要求、掌握教材体系、重点难点和双基内容,确定课时教学三维目标,挖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因素,对教材进行课程资源的补充、加工、整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备教法:了解“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具,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要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它教学技术、设施等。
  (一)、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1、集体备课责任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集体备课的任务:
  (1)主讲人在集体备课前制定教学目标、做好课件、做好设计说明,其他老师再补充完善。
  (2)重点研讨:专研教材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自学提纲、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针对问题点拨归纳及各环节的时间安排等。
  (3)在讨论的基础上、备课组长总结,达到六个统一:
  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课堂作业、统一家庭作业、统一检测题。
  (4)提前备出一周的课、组长指定专人执笔,分发给每个成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确定下次校本教研的内容和主讲人。
  3、集体备课纪律:
  (1)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两次,每次两课时。
  (2)备课前人人专研教材、课标,按时参加集体备课。
  (3)备课时积极参与研讨,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
  (4)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如有特殊情况、请备课组长提前半天向教务处申请批准。
  (5)集体备课后请执笔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精神写好详案、签署姓名由组长收齐交教务处审阅、备案。
  (二)、个人备课:
  1、上课前要“复备”。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学设计,并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特点进行第二次备课。如发现设计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加以调整或修改;必须准备好教学用具。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的调控获得反馈信息而迅速做好第二次备课。
  三、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内按课表上课,上足课时,进行有效教学。上课时做到:
  1、体现“缩小生间差距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核心理念,体现“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教学模式,形成主流意识。
  2、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中教师层次化定教学目标,按照集体备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上课,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应自始至终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让每一节课的每一分钟都成为有效的教学时间
  3、教学内容准确: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训练到位,突出“导读探究、先议后练”。
  4、教学过程中注意:
  (1) 情景适当,导入新课,言简意赅。
  (2)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 注重面向全体,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4) 加强课堂练习,以“反馈练习 评价练习和强化练习”分层训练学生
  (5)合理安排课堂,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6)严格执行学校课堂教学常规,出现事故,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四、辅导和作业
   1、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贯彻 “缩小生间差距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 保障辅导时间。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机会对学生加强辅导。
  (2)辅导形式要多样化。课堂教学的辅导分为预习辅导、自学辅导和巩固辅导;课后层次化辅导,既有兵教兵也有师教兵多种形式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
   2、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实施作业的有效化。作业内容要适当,难度要适中,批改要及时
   (1)作业的统一化,同年级学科老师要统一布置作业,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作业的分层化,作业的难易适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采取作业分层,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难易适度的作业可做。
  (3)作业的内容精选化,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设计科学,选题精当,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体现梯度,要重视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作业批改的认真及时化,必做题应全批全改。所有任课教师、兼课教师、跨课教师必须及时批改作业。
  全批全改作业数量各学科不得低于以下要求(全学期按16个教学周计算):
  语文:每学期大作文4篇、小作文4篇、其他练习每周2次;
  数学:每周4-5次;英语:每周4-5次;物理:每周2-3次;化学:每周2-3次;
  思想品德:每周1次;历史与社会:每周1次;生物:每周1次;地理:每周1次;
  体、音、美、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等也应有相应的课后练习。
  (5)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从工整程度和准确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3、杜绝任何年级任何学科私自订购复习材料的行为。
  五、听课和评课
  1、听课教师要记好教学过程,写好听课建议。重点听上课教师是否按教学模式授课。
  2、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3、教学部门领导每学期听课要达到40节以上,提倡推门听课,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教学情况。对所听课要点评,要提出改进的意见,要跟踪再听,帮助其提高。
  4、评课要讲究方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
  1、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要及时,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不足的原因,记录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把自己上每一节课后的体会记录在个人教案的“课后反思”栏中。
  2、阶段反思
  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教学的心得体会,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的要求,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写出一篇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的教学心得或建议。
  七、考试与评价
  1、命题:每位任课教师都有命题的义务。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易要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必要时可分层次命题或在试卷中设置选做题,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尝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命题(包括平时课上所用的练习题)都要到教务处审批、备案,并且要签署命题人姓名。
  2、监考:所有教师都要参与考试的监考工作。要严格遵守监考纪律。
  3、评卷:备课组长负责安排,学科组内进行流水评卷。卷面要标识“√”与“×”及所扣分数和所得分数,每个大题处要填写本题得分并签上评卷人姓名,卷头处要把每题得分填好并认真核算总分。
  4、考试分析与试卷讲评:考试检测之后,各任课教师要认真搞好质量分析,找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做好试卷讲评工作,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八、“制度”的检查监督和考评
  1、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的解释权归中学教务处。执行情况由下列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2、检查和考评形式有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听课、问卷调查、座谈和访问等。考查过程要做到严格、公正、公开并接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监督。领导小组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和复查。
  3、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将与教师评先、年度考核及职称评定挂钩。
  九、组织领导
  组长:李宝忠
  副组长:丁新
  成员:吴士平、郭寻梅、谢艳萍、孙燕鹏、佟德文、杜莹、王迎笑、祖秀杰、关文庆、王冬梅、曹慧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