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品味快乐——朱卉

作者:朱卉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上传:戴进更新时间:2011-06-06 16:36

教师——这份职业是神圣的,是一份能为社会奉献力量的职业。幸福分很多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幸福;有一个温馨的家是

幸福;有房有车是幸福。可是,这些幸福是表面性,人的最大幸福在于能为社会做贡献,并以此做为终身奋斗目标,这样才会成精神上、永久的愉悦者。以一份事业为终身奋斗目标的人生观,折射出是一名自然人在社会中的大智慧。

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怎样才能拥有事业的成功,怎样才能发挥特长,怎样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呢?我认为,珍惜现在,从小事、平凡事做起,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这样才能拥有安心的幸福。

我校的校训:做事求实,做人求真。“爱”是一切的基础,教与学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行为也必须是以“爱”作为行动的纲领;“乐”是一种兴趣、一种情感,以教为乐,以学为乐,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正是基于对学生充分的爱,我一点一点摸索,我已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软陶教学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我校在建校初即开设“软陶制作”校本课程,在没有教材和同学科教师的情况下,克服了很多困难。自编软陶教材,配上学校先进的电教设备,和淳朴、爱学的学生,我校的“软陶制作”校本课已走上一条科学严谨的教学之路。为实现学校“教会每一名学生”的目标而努力。

“软陶制作”校本课在七年级开课,根据我校制定的具体目标:“七年级:能——能自治,善探究,巩固特长”,我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始终在寻找一条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每一个新学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要不断调整与改进,为了实现学校的总目标,为了学校制定的七年级目标巩固每一名孩子的特长而努力。

本学期第二课时,我们迎来了软陶中最经典花条的学习——“尖瓣花”花条制作。我一直心存顾虑:女同学由于天性,对饰品类,特别是戒指喜爱,但男同学能不能接受,是个问题。教学要面向全体,而且要“教会每一名学生”,要全体学生都学到技能与知识,这才是成功。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用奖励方式、强制方式等,效果都不显著。最后,我选择以“爱”为主题。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借助这一节日,我提出号召,为自己的母亲亲手制作一枚“软陶戒指”,当这一主题公布后,全体学生异常兴奋、惊喜。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一份情感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也许面对面直接表达“我爱你,母亲”,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有难度。通过亲手为母亲制作礼物表达爱意,是一种表达爱的极好方式,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当学生情感投入之后,全体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我的顾虑也打消了,课程进展得非常顺利。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育人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对于他们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同等重要。尤其在青少年时期树立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

在鸦雀无声得教室里,学生仔细聆听老师讲解,睁大眼睛看老师示范,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这种教学效果是做了充分情感调动之后产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师生平等,感情交融非常重要,与其强迫学生,镇压式管理,不如正面引导,进行心灵沟通,当学生认可教师时,一切都进行得太顺利了,正如“亲其师,信其道”一语。

当我看到一双双大手、小手拿着自己精心制作得一枚戒指,他们非常满足,体验到通过学习产生的愉悦感受,当他们获得赞许后,更会心存自信,继续投入到下一环节学习之中。

我想,这个过程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良方,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学习得到的乐趣与自信,还会有不爱学习的学生吗?学生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调动所有的“精神头”来学习。

在一节教授“玫瑰花”的制作课中,七年五班上课时,遇到一件这样的事。快下课的时候,一个男生走到我跟前,一只手插兜,一只手背后。我一看:这不是“L”同学吗?

“怎么了,有事?”

“老师,送你!”,

“唰———”从身后变出一枝玫瑰,我心中一惊,看到了一朵红色的、已充分盛开的玫瑰花,这种感觉不亚于情人节收到礼物,我真为这名学生兴奋、喝彩。

要知道,“L”同学——这个平时不怎么吱声,偶而还捣乱的学生,他是一只手捏出来的玫瑰,因为,他左手臂骨折了,一直打着石膏。我仔细欣赏着这枝单手捏出的玫瑰,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有他自身对自己的挑战和对老师的一份尊重。

“谢谢你,老师把我做的奖励给你!”

L拿着我的“玫瑰”美滋滋地离开了。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处于安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自从教上校本课,我的心情有了变化,变得平和,变得有耐心,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正因为秉承学校“欣赏每一个孩子”、“为了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口号,正是在不断的“欣赏”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我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他们一起品昧学习的快乐,反过来,学生也会给我很多鼓励,他们用夸张的语言给我信心:

    “老师,你太有才了,捏啥象啥!”,

“老师,我一天都想坐这儿了!”

“求求你,老师,压堂吧”

当然,这些是学生夸张的说法,反映出他们对“软陶校本课”的热爱,我从学生给我的这份自信中倍感身上任务繁重,“教书育人”真是相得益彰啊!

古罗马著名思想家普罗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愿做点燃火种的人,让这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每一年,每一天,每一节课,我与学生共同体验着学习成长的快乐,我在体验着做教师的成功与愉悦,体会着培养人成材的欢娱与欣慰。我正努力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成为对社会有用,拥有大智慧的人。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