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之管见——祖雪丽

小学科学课改进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祖雪丽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戴进更新时间:2011-05-27 10:46

一.科学素养内涵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科学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困难逐步暴露了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匮乏的问题。自己越来越觉得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并且迫在眉睫。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素养?它有怎样的内涵?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标准》对我国公民所应具有的科学素养是这样描述的,每一位中国公民,尤其是正在成长的新一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主要有如下方面:

1、重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这与科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3、具有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而小学科学教师大部分是由自然教师转型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后加入的,他们同样存在着上面所述科学素养的匮乏。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客观、真实地分析现状,寻找方法,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和压力。科学教师的角色既复杂又重要,我认为应该从新课改理念、教师品质、个人技能和自身发展几方面入手,逐步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1、必须理解的基本理念

①科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自然”到“科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往的“自然”主要以学生学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为主,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现代科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它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这一学科的变化趋势。

②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他们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卓越的教师品质

①对科学的无限热爱。热爱科学是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热爱科学,又怎样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去爱科学;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懂科学,满口科学错误,又怎样去引导学生学科学。小学科学教师只有热爱科学,才能不断地探索科学,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内涵,成为一名知识的主动吸纳者,一位备受学生敬仰和崇拜的教师。

②满腔的工作热情。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社会压力的小学科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必须要有对科学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才能通过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振奋和欢娱,引发学生模仿教师并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在亲历活动中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最大区别就是满腔热情地投入。

③客观公正的态度。一方面,要对自己客观。21世纪的教师要进一步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不要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收器和听命于教师的工具,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和与教师平等的发现者、创造者;不仅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传递场所,还应把课堂作为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质疑教师和同学的观点,“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教师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发现。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能充分发挥鼓舞和鞭策的作用,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④勇于“认错”的精神。小学科学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敢于批判自己,敢于否定自己,在不断批判自己的过程中创新。教师要敢于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进行批判、否定、反思和重塑。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和完善,永无止境。

3、必备的个人技能

小学科学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实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所以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

①备课技能。把课备好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备课这一重要环节上,必须要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和自主性,把握备课的重点。备好小学科学课,重点要备四个方面: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条件、备教学过程。备学生也就是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科学素养状况,把握学生的已有基础。备教学内容就是分析和处理教材,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现有状态。备教学条件就是做好课前准备,分析现有的教学条件,落实好物质、思想、知识等方面的准备。备教学过程就是综合以上三个要点,考虑好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或多边活动,以便按计划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

②上课技能。仅仅备好课还远远不够,还要会上课,把备课的成果转变为实效。有人把教学活动称为是一种艺术,这是因为教学活动具有一些艺术活动的特点,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和固定的程序、有多种形式的组合、蕴含规律却不呆板、含有创造成分、能给人以精神上和感官上的美感享受。要想上好课必须要有诸多的技巧作为支撑。技巧是技能的升华,要想实现艺术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基本的教学技能,以后才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③课后反思技能。课后反思是总结教学经验、积淀教学素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渠道,长期积累的课后反思也是教师个人或集体搞好教学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资源。内容包括:⑴成功之举。即达到预期目标特别精彩的做法。⑵“败笔”之处。通过回顾和梳理,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应吸取的教训。⑶机智亮点。即因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和应变得当的措施。⑷学生动态。即学生的智慧火花。记下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设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进行课后反思,贵在及时和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之效。

三.教师的科学素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新课程课堂(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具备高水平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师,就能够把社会责任、公民素质、教育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活生生的人”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