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佟德文
缩小生间差距,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仅与教育的大背景大形势的要求相吻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也适合我校的校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首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要引起重视,要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政府的南扩政策使很多家庭瞬间富裕起来。家庭经济的宽裕和家长的文化素养之间形成的反差比较大,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仅限于来自外界刺激,而缺少自主的动力体系的建构。而我校的师资队伍在全市堪称一流,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比例高于市里其他学校,教师的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也值得称道。基于以上这些情况,初中部制定了“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的目标。
一、“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模式可以完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学生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得,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改变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现状。使教师不仅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能尊重个体差异,努力缩小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有效教学。
二、“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实验与研究的目标
1、科研目标:
(1)探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实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总结达到新课程要求,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的方式方法。
2、具体目标:
(1)促使全体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适合本校校情和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缩小生间差距,提高教学质量;
(2)探索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使之主动、和谐、全面发展;
(3)结合我校实际,构建适合我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根本上转变,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和“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总结“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成果,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应我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3、总体目标:
推动学生的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
推动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终身受益。
推动学校发展,为实验学校明天奠基。
(二)实验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与评价观,创设基于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既有理论的研究,更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我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而可行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1、研究内容主要围绕:
(1)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构筑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探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3)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4)提供一系列解决学校课堂教学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策略;
(5)探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素质,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策略;
(6)建设研究型、创新型的学校,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7)探索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2、各年级各学科可以围绕以上的内容,结合年级及学科的特点和需要,设计本学科的具体研究内容。
三、“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原则、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灵活性原则。
即遵循模式又不拘泥模式,模式只是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而不是约束了教学。可以在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重实效。
2、自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与教学模式应用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重视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研究。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将专家的教育理论、理念,洋思、后六等学校的经验和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4、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兵帮兵”,“师帮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5、学法指导原则。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逻辑思维法等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次,要逐步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逐渐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再次是培养学生复习和预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论、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与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价值导向。清楚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为实验与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
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及家长对此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探索出一套师生满意、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案例分析法
通过实验初期的实践,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思、形成共识,以逐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4、对比法
将参加实验前后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实验效果。
5、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做到边工作、边研究、边总结。使研究工作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
四、“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具体实施
“导读探究,先议后练”教学模式经市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审查和专家组的鉴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研究组的组建
教学模式研究的科学性和复杂性,要求全体参加实践的教师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必须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奉献,围绕本次研究不断进行学习、探索、实践,才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完成,达到预期目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我们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务处协调下精心挑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引领了一支团结一致、致力科研的实验队伍。建立健全了实验组成员的实验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将实验组成员的工作效果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并纳入到个人考核中。对实验中表现积极、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保证实验按计划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二)实验与研究组核心成员及分工
序号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1 | 李洪斌 | 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正教授 | 实验学校 | 课题组组长;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课题的策划 |
2 | 李宝忠 | 中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课题组组长;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课题的策划 |
3 | 谢艳萍 | 教务处主任 省特级教师 | 实验学校 | 课题的策划;组织分工;资料收集、整理;制定管理和评价制度 |
4 | 佟德文 | 教务处副主任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课题的策划;组织分工;数学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制定管理和评价制度 |
5 | 杜 莹 | 教务处副主任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课题的策划;组织分工;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制定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学模式观摩课 |
6 | 吴士平 | 省特级教师 | 实验学校 |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学科引领课;模式的解读;专家讲座 |
7 | 邸云香 |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
8 | 苏 昕 |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物理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引领课 |
9 | 聂敬玉 |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化学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引领课 |
10 | 关文庆 |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思品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引领课 |
11 | 王冬梅 | 中学高级 | 实验学校 | 史地学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引领课 |
(三)研究过程及成果总结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组建研究组,学习考察,调查研究,学习教学与管理等材料。
(1)组建各学科研究组,召开学科研究会,研究并制定锦州市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材料及实验方案,制定各学科教学模式,制定锦州市实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锦州市实验学校任课教师评价表、锦州市实验学校教学设计模板。
2、实施阶段
各成员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为依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转化及激发策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并形成阶段总结报告。
(1)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和培训。
(2)学科研究组负责指导与督促,各成员、相关辅助人员和所有实验班级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实验和研究。
3、总结验收阶段
根据前面各阶段的实验和结论完成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报告。
4、各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阶段:
(1)在全校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予以评估并组织交流、讨论,使研究组成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召开学生家长会,实现家长、学校、社会三者的紧密联系网络,为实验与研究作好充分的思想、理论和实际准备。
(2)举行实验与研究开题报告会,研究组成员认真研究实验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充分认识到研究的价值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3)组建各学科实验与研究组,召开各学科实验与研究开题会,研究并制定各学科实验与研究的方案。
(4)收集资料,对全体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组织研究组成员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与管理等材料。
(5)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材料及实验方案制定各学科教学模式,制定锦州市实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锦州市实验学校任课教师评价表、锦州市实验学校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阶段:
各研究成员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为依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转化及激发学习策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并形成阶段总结报告。
(1)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和培训;特别请省特级教师谢艳平、吴士平老师为全体教师作了《模式的解读》、《燃烧教师激情,实施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
(2)各学科实验与研究组负责指导与督促,各成员、相关辅助人员和实验班级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实验和研究。
(3)教务处主任全国特级教师谢艳萍和佟德文主任对学生作专题讲座,指导了学生学习方法,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4)在全校强势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各学科组在开学伊始由骨干教师做了引领课和示范课,然后又由年轻教师做了阶段展示课,每周两次校本教研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三阶段:
根据前面各阶段的实验和结论完成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实施“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报告。
(1)在第二阶段实验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2)对学生学习效率进行检测,并形成分析报告;
(3)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准备总结材料。
五、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1、在全体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会学习,掌握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方法,养成先预习后学习的习惯,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会学习、能学好的能力,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年级的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整合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2、建立“兵”教“兵”学习模式。 各班成立学习小组,优等生帮带后进生,优等生随时随地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每天利用早晨、课间、中午一起学习,结成一对一的帮教对子,从而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素质。
3、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全市每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前列,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市级领导的表扬。比较我校课题研究前到结题,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4、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5、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次大型竞赛中我校的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获奖达三百余人次。
6、由我校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因受益于我校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在高中凸显优势,令人刮目相看。各高中的前十名及百人榜里不乏我校毕业的佼佼者。
(二)促进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终身受益
1、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实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通过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去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各级各类活动均名列全市前茅,甚至超过一些老牌的名校。
2、通过“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性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200多人次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和论文。我校有26名教师被市教师进修学院聘为兼职教研员。在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活动中,我校50位教师做了示范课,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3、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导读探究、先议后练”课堂教学模式伊始学校启动了“教师帮教组合青蓝工程”,年轻的教师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市级“青年教师三课功”大赛中,多名教师脱颖而出,比如史春秀,吴宏丽,郭明明等老师。有多人次在市级大型教研会上作观摩示范课,成为实验学校坚强的后备力量。
(三)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为实验学校美好的明天奠基
实验学校已不是五年前那所稚嫩的学校,已经跻身于研究型、创新型的学校之列;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凸显决策者的高屋建瓴;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策略,保障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思考与努力方向
1、我们的课堂教学重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与评价观,创设基于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实现缩小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2、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缩小生间差距,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本次实验与研究时间短,任务紧。虽然几年的实验工作在学校的整体工作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但我们从中体会到实验与研究所带来的显著成效。由于实验组成员理论水平的限制,很多相关的互动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未能涉及,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探索,继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