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小学无痕衔接的探索——王迎笑

作者:王迎笑 来源: 实验学校审核:曹桂馥上传:戴进更新时间:2011-03-01 11:20

遵循“实验学校中小学无痕衔接的实施方案”小学部教务处采取培训、教研、听评课、改进考评制度等方法,从增强衔接意识、明确衔接重点、落实衔接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增强衔接意识

(一)问题意识

我们以大组、小组教研的方式,组织分析了语文学科中小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把握的问题

新课改最初推行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课改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够明晰,造成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

2、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小学课标的不同要求使得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小学“以读代讲”,忽略了对文章表达方式的指导感悟,既没有引导学生抓细节、抓场景品味表达了什么,也没有领悟到如何表达,课堂教学深度不够。 中学语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的思考合作是课堂的主旋律。考试将知识点变形或延伸,更侧重理解,这不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掌握的知识能及时了解发现,而且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发问探索。

3、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初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而小学生离不开老师的辅导、家长的帮助,养成了依靠外因检查、督促的被动的学习习惯。

4、评价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考试评价存在着小学、初中命题的难度和量不同的问题,小学偏浅、偏少一些,初中偏难、偏多一些。还有学生对小学知识的学习、把握的基础问题。

通过问题分析,使老师们清楚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增强了搞好中小学衔接的意识性。

(二)增强责任意识

要解决中小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导、促使教师增强责任意识。为此,我们特意邀请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张春明主任来我校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衔接”是实施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解决初中两极分化,提高巩固率的重要举措;是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研究中小学衔接,寻找弥补、薄弱环节的途径,实现无痕衔接,使小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等等。 ”使我们的教师明确了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实现中小学无痕衔接责任重大;明确了教学生六年要为学生着想六十年责无旁贷;中小学无痕衔接关键在小学教师。

二、引导语文学科教师,明确衔接重点。

引导老师们明确了衔接中的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责任归属,还要让老师明确衔接点在哪里,以防止衔接中的盲目性。

为此,我们邀请了中学特级教师吴世平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搞好中小学无痕衔接》为题,做了一次辅导讲座。吴老师纵观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站在教会每一个学生的高度”,从实际出发,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进行目标解读,使全体教师明确了语文教学中小学衔接的关键点,为教学中“有的放矢”的衔接创造了条件。

教务处责成语文教研组出台了题为《构建目标体系 规范教学过程》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备课建议》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引导教师把握教材体系,按学段分专题地掌握对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流程要求,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明确衔接重点、难点,为实现无痕衔接进行有效备课,保证有效教学。

三、引导语文学科教师,落实衔接任务。

(一)内容衔接

因5-6、7-9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编排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小学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因此,我们在自编的《实验精编》中,利用“课外阅读”一栏,适当增加知识宽度和难度、寓双基、读写、文体、文言文等各种知识点于“拓展练”中,加大了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比例 。特别提出的是,中学教材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比重占到了30%左右,而小学教材中在这一方面的内容却很少。因此,我们利用每周三晨读时间一定量增加了古诗及篇幅短小的文言文,以此来弥补教学内容上的缺失。

(二)方法衔接

我们在1-4年级采用的是“四步教学法”,5-6年级则尝试了“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使老师们能正确的有效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安排刘君、吴丽、阳光三位教师,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学段为全校教师做了“随文识字”、“阅读教学”的引路课,为老师们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了样板。为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创造了条件。

(三)习惯的衔接

根据学情,教务处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实验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计划》,将26个好习惯连同培养、考核方法分别下发到各年部。各年部根据学情,分别制定出了侧重于培养“读写、倾听”、“预习、质疑”“阅读、总结”等学习习惯的具体任务。我校在习惯培养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联合举办的“好习惯培养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会上,丁校长做了题为《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经验介绍,得到与会各界领导、同仁好评。

四、改进考评制度,推进无痕衔接。

1、听评推门课——落实教学常规

听评推门课是落实教学常规的有效途径,我们严格按照《“四步教学法”、“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照文科教学模式流程,从情境创设、探究发现、感悟交流、创新积累、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引导、督促教师把中小学衔接的任务落实进课堂。

2、单项检测——夯实“双基”

我们以单项检测的方式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校的单项检测包括:拼音、字词、阅读、作文四大板块。其中,仅就阅读这一块,我们打破以往只考课外阅读的惯例,适度向中学题型靠拢,开辟了课内阅读检测,既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双基”水平的考核,以此保证了“双基”的质量。

3、口语验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务处定期组织口语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朗读、背诵、经典(古诗)诵读、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口语综合能力水平,将本班学生按人数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按顺序排好号教务处公开随机抽三组号,各班抽到的同号同学所测的成绩综合起来,代表着班级整体水平。以此,保证了师生教与学的扎实性。

4、作文竞赛——促进“习作”

教务处定期开展“作文竞赛活动”,适度提高作文评价标准,以此来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我们将获奖作品收集整理,经过指导教师的修改、点评,结集成册由校文学社定期出版发行。目前,我校的《雏凤初啼》、

《书香秋韵》、《爱在身边》等文学作品集已相继出版,部分作品已在学生中广泛流传,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