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史:在实施新教学模式中历史老师应转变角色——徐丰

来源: 实验学校作者:徐丰发布时间:

《历史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历史教育的关键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由此可见,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把自己当作知识的传授者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从师生的关系有看,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缺乏对学生的应有的尊重与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就需要师生间建立起民主、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才能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赏、共享、共同发展的境界。

从教师的自身发展看,历史教师应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转变。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所在。新课程的诸多新问题需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及总结。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转变。因为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合作,否则只掌握课本知识,不涉猎其它方面知识的教师就难以更好地和学生交流学习,新课程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历史教师还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等等,真正成为历史专业的专家学者,以便科学高效地实施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我们教师的脊梁托起中华民族明天的太阳。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