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均数》教学反思——焦阳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作者:焦阳 发布时间:

《平均数》是四年级下册《统计》第四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上了三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最强大脑大比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到用平均数能代表他们记住数字的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先自己探究,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教学设计由学生观察磁力扣每一列是多少,联想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为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引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使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整个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维度构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并不是某一次实际记住的个数,它是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代表。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这5天平均售票多少张,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进而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五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判断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淘气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图文并茂,这个讨论中,不仅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并且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第四周进多少雪糕合适,总结出可以按照平均数进货,也可以多进一箱,无论哪种推断,都要以平均数为基础。学生有了这种类型的练习,以后才能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估算和运用。第四题和第五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这五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有不足,最大的不足有两处:

一、课的开始由于学生过于紧张,导入时候本想让学生说出用这5名同学实际记住数字个数的其中一个的答案,最后导出平均数,但是学生没有理解我问的是什么意思,有点浪费时间,说了3个人后,最后总算一个学生回答出了用平均数表示这5名学生的记住数字的水平。

二、由于时间有限,在学生移多补少时第一个学生移的结果是正确的,但是移的过程有点乱,应该追问其他同学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否定他的方法不是很好,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总之,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的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准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