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后一根火柴》教学反思——郭秋月

来源: 锦州市实验学校作者:郭秋月发布时间:

今天,我执教了《最后一根火柴》的第二课时。

一、“声”、“景”、“情”同时渲染,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他们感受不到科学考察队员们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所遇到的千难万险。尤其是零下37摄氏度的低温,孩子更是很难想象如何的寒冷。而只有让孩子们对当时恶劣的环境有所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一根火柴的巨大作用,才能体会出老队长坚强的意志、沉着镇定和聪明的头脑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创造的奇迹。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环境的危险,我播放了寒风的音频,出示了暴风雪的图片,并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来渲染,给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和6名科学考察队队员在一起,都置身于冰天雪地中。这样孩子们都顺其自然地理解了当时队员们是处在怎样的险境之中,同时也更能体会出队员们的那种极度绝望的心情。

二、想象,给文本的理解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第二部分危机不断加深的环节,文本中只用带有省略号的一句话描写了几根火柴的熄灭,孩子们很难想象几根火柴的熄灭这意味着什么,每熄灭一根,距离生的希望就越渺茫。于是,我开始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为孩子们补白,“小心地划”、“小心翼翼地划”、“用双手捂捧着”、“大家赶紧往中间靠了靠”。这样,孩子们便可以跟随我一起想象当时的危机是怎样加深的。

三、升华主题,自然真切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思考:这是一根什么样的火柴?孩子们可以说出伟大的、神圣的、创造奇迹的火柴。抓住这个契机,我又让孩子们带着崇敬之意齐读了7、8段,再一次深化这最后一根火柴带给我们的道理。最后,让孩子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引起孩子们的共鸣,顺理成章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