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阎峰

来源: 实验学校作者:阎峰发布时间:

科学课的学习不止要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概念还应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我执教的《声音的产生》一课,恰恰是一个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以充分的探究活动,寻找到声音产生的原理,学生一定会在课上收获颇丰。

一堂有效的科学课,要想高效,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处理,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学习现状的把握程度。教学思路是否合理和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把教材知识讲解的是否严密、全面,而是指教师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进而转换成符合本土学生学情及学习思路是否合理有效。

这节课中我处理教材力求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了解学生前概念。一开课我让学生不发声音汇报问题,从实践中发现声音的重要性。进而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产生的?再以竞赛的方式试着让自己身边的事物发声。激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并初步感知发出声音的方法。引发学生走入声音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在创设情境同时,合理处理了实验材料。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证据总结发声的规律,我准备了三个层次的实验材料。第一组是可以明显观察出声音的产生时物体振动了,尺子、橡皮筋振动。第二组是物体发声但是振动不明显但是可以借助其它物体看到其振动——音叉、水、泡沫小球。第三组是利用之前所做的实验及更多的看不见振动的实验材料——空气瓶子、水瓶子等反证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实践、充分感受,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感受振动、借助于其他物体将振动可视化,运用反证法进行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然而,一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还要看到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是否有所提升。在课后练习的阶段我们的学生依然觉得是摩擦、敲击等原因产生的声音。看到这种现象,反思在设计中的细节处理我仍发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的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引发了学生在学习之后的体验和知识概念的混淆。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实验记录的汇报和整理阶段进行了处理,发现在第一组实验完成后,及时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并且依靠记录的内容寻找共同点,学生很快会发现物体发声的同时都伴随着振动,而自己猜测的碰撞、摩擦是声音产生的原因在第二组实验以后会证明并不是根本的影响因素,从而不再混淆猜测和结论。

通过这次教学大赛活动,自己对“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扩展了自己的思维,与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当以此为契机,乘风破浪,勇进。

将此文章收藏到:
栏目汇总导航